附件2-3
编号 (省级填写) |
|
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建设计划
项目申报书
申报学校: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公章)
申报专业:木材加工(竹编)
专业代码:011700
申报类别:特色专业
联 系 人:杨 伟
主管单位:青神县教育体育局(公章)
联系电话:18990337062
四川省教育厅 |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制 |
四川省财政厅 |
|
填表说明
1.本表填报后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或内容。
2.申报类别处填写示范专业或特色专业;申报学校处须加盖学校公章。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成果与贡献佐证材料、专业发展详细规划、经费证明材料、使用预算和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作为支撑材料,与申报书分开装订。
4.本表填写内容、数据须准确属实、有据可查。
5.本表可添行填写。
6.本表有关统计内容的截止时间2017年12月。
一、申报学校基本情况
基本信息 |
学校名称 |
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 |
所在市(州) |
眉山市 |
||||||||||||||
主管部门 |
青神县教育体育局 |
学校性质 |
√公办 □民办 |
|||||||||||||||
学校类别 |
□国示 □国重 □省重 √其他 |
|||||||||||||||||
通信地址 |
眉山市青神县青城镇民生路55号 |
邮 编 |
620460 |
|||||||||||||||
法人 代表 信息 |
姓 名 |
袁华宗 |
职务/职称 |
高级教师 |
||||||||||||||
办公室电话 |
028-38810627 |
传 真 |
无 |
|||||||||||||||
手 机 |
18990337062 |
电子邮箱 |
393718814@qq.com |
|||||||||||||||
联系人 信 息 |
姓 名 |
邓光强 |
职 务 |
副校长 |
||||||||||||||
办公室电话 |
18990397672 |
传 真 |
无 |
|||||||||||||||
手 机 |
13990367672 |
电子邮箱 |
906994426@qq.com |
|||||||||||||||
基本情况 |
在校生人数 (人) |
中职教育 学生总数 |
1923 |
全日制中职 在校生人数 |
1923 |
其中“3+2”中高职教育中职段学生数 |
0 |
|||||||||||
非全日制中职教育注册人数 |
0 |
|||||||||||||||||
现有专业数(个) |
11 |
在编教职工总数(人) |
117 |
|||||||||||||||
2017年招生专业数(个) |
6 |
专任教师数(人) |
85 |
|||||||||||||||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
840 |
图书(万册) |
4.1 |
|||||||||||||||
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招生 情况(人) |
招生总数 |
730 |
538 |
700 |
||||||||||||||
全日制中职招生数 |
730 |
538 |
700 |
|||||||||||||||
非全日制中职招生数 |
0 |
0 |
0 |
|||||||||||||||
“3+2”中高职教育招生数 |
0 |
0 |
0 |
|||||||||||||||
就业情况 |
毕业生人数(人) |
266 |
213 |
287 |
||||||||||||||
专业对口就业率(%) |
96% |
98% |
97% |
|||||||||||||||
信息化建设 |
校园网建设 |
校园网站地址 |
http://www.sczyx.com |
校园网络带宽 |
100M |
|||||||||||||
校园网独立域名 |
http://www.sczyx.com |
|||||||||||||||||
教学用计算机配置 |
计算机配置(CPU/内存/外存) |
用途 |
台(套)数 |
设备值(万元) |
||||||||||||||
1.CPU:英特尔第六代酷睿处理器,I5 6100 |
学生实训 |
140 |
546000 |
|||||||||||||||
多媒体设备配置 |
台(套)数 |
设备值(万元) |
||||||||||||||||
一体化设计:采用壁挂式钢结构,计算机、高拍仪、中控、功放、喇叭、数字无线扩声系统为一体。配有无线键盘、鼠标。控制模块内部采用模块化结构,计算机须有独立完整壳体,中控+扩声+功放集成为一个系统,也有独立完整壳体,可分别独立拆卸;计算机和控制系统部分不少于两条并口线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内置计算机要求:采用嵌入式工业计算机,CPU:I5主频 ≥1.8G,TDP小于20W;内存:4G,硬盘:500G。内置高拍仪要求:像素:≥500万,扫描幅面:≥A4幅面,可真正完整显示A4幅面;壁挂式构造、可折叠;带USB2.0接口;软件操作:有批注功能,有放大缩小、移动功能。带LED组灯,带亮度调节;可扫描文档、书籍、立体实物等,高拍仪带有垂直托盘,两侧有液压杆连接保证托盘可放重物。 |
24 |
550800 |
||||||||||||||||
二、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专业名称 |
木材加工(竹编) |
专业所属大类 |
农林牧渔类 |
||||||||||||
专业批准设置时间 |
2010.01 |
是否国示或省重专业及批准时间 |
2013年4月被评全国首批百个民族文化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
||||||||||||
学校开设与申报专业相关/相近的专业 |
无 |
||||||||||||||
首届学生毕业时间 |
2014.07 |
专业在校生数(含顶岗实习学生人数) |
838 |
||||||||||||
近三年专业招生人数/专业在校生人数(人)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
258 |
329 |
263 |
|||||||||||||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 |
|
2015届 |
2016届 |
2017届 |
|||||||||||
毕业生数 |
14 |
53 |
157 |
||||||||||||
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 |
100% |
100% |
100% |
||||||||||||
对口就业率(%) |
100% |
100% |
100% |
||||||||||||
就业后一年内稳定率(%) |
100% |
100% |
100% |
||||||||||||
平均起薪 (元/月) |
3500 |
3400 |
3700 |
||||||||||||
毕业生升学人数 |
0 |
0 |
0 |
||||||||||||
近三年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工种) |
艺术品编制工、艺术品销售等 |
||||||||||||||
专业实习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
150 |
专业图书总数(册) |
2640 |
生均册数(册) |
3.2 |
||||||||||
专业电子图书数(册) |
1310 |
年订阅专业报刊杂志(种) |
2 |
||||||||||||
专业近两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万元) |
2016年 |
2017年 |
|||||||||||||
9 |
10 |
||||||||||||||
专业近两年新增实验(训)室/实训基地名称 |
竹编实训教室 |
|
|||||||||||||
|
||||||||||||||||||||||
总数(个) |
291 |
容量(GB) |
38G |
|||||||||||||||||||
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情况统计(个/GB) |
||||||||||||||||||||||
课程名 |
教学设计 |
教学课件 |
教学案例 |
教学微视频 |
网络课程 |
虚拟仿真课程(VR) |
||||||||||||||||
平面竹编 |
10 |
10 |
18 |
1 |
|
|
||||||||||||||||
立体竹编 |
11 |
14 |
16 |
|
|
|
||||||||||||||||
竹编的发展 |
9 |
9 |
14 |
|
|
|
||||||||||||||||
竹编与人类的关系 |
8 |
8 |
16 |
1 |
|
|
||||||||||||||||
瓷胎竹编 |
11 |
11 |
18 |
|
|
|
||||||||||||||||
让竹编艺术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
9 |
9 |
14 |
|
|
|
||||||||||||||||
竹编艺术 |
10 |
10 |
13 |
1 |
|
|
||||||||||||||||
细竹丝 大产业 |
8 |
8 |
19 |
|
|
|
||||||||||||||||
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注:如有两位及以上专业带头人请最多填两位) |
||||||||||||||||||||||
专业带头人(一) 基本情况 |
姓名 |
陈云华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48.11 |
||||||||||||||||
参加工作时学历及所学专业 |
中师/语文 |
最后学历及所学专业 |
中师/语文 |
|||||||||||||||||||
专业技术职称 |
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大师 |
职业资格(含行业企业认证) 证书 |
国际级竹编大师 |
职务 |
董事长 名誉校长 |
|||||||||||||||||
社会兼职 |
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负责人 |
擅长专业领域 |
竹编 |
|||||||||||||||||||
主要业绩(含企业实践)及 相关荣誉 |
陈云华,中国竹艺城、中国竹编博物馆的创始人。 眉山市政协委员,青神县旅游局副局长,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南城商会会长,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董事长。获“世界杰出人士”称号。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
|||||||||||||||||||||
专业带头人(二) 基本情况 |
姓名 |
张保珍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68.02 |
||||||||||||||||
参加工作时学历及所学专业 |
高中 |
最后学历及所学专业 |
本科/工商管理 |
|||||||||||||||||||
专业技术职称 |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
职业资格(含行业企业认证) 证书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职务 |
经理 |
|||||||||||||||||
社会兼职 |
国际竹藤组织培训基地负责人 |
擅长专业领域 |
竹编 |
|||||||||||||||||||
主要业绩(含企业实践)及 相关荣誉 |
张宝珍,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创作的作品和指导学生的作品多次获奖。 |
|||||||||||||||||||||
专业课教师团队基本情况 |
||||||||||||||||||||||
专业课教师 总人数 |
19 |
专任教师人数 |
15 |
高级职称人数 |
19 |
|||||||||||||||||
“双师型”教师人数 |
4 |
|||||||||||||||||||||
兼职教师人数 |
4 |
兼职教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 |
21% |
|||||||||||||||||||
|
|||||||||||
姓名 |
年龄 |
学历/学位 |
最后学历专业名称 |
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证类型 |
主要授课课程 |
是否双师型教师 |
专业发展状况 |
专任教师行业企业实践时间(月) |
兼职教师在校教学时间(月) |
备注 |
陈云华 |
70 |
中师 |
语文 |
国家一级工美术大师 |
小学教师 |
平面竹编 |
是 |
专业带头人 非遗传承人 |
60 |
|
在编 |
张保珍 |
50 |
本科 |
工商管理 |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
无 |
瓷胎竹编 |
否 |
专业带头人 |
34 |
|
在编 |
殷超 |
58 |
高中 |
|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 |
无 |
立体竹编 |
否 |
学科带头人 非遗传承人 |
40 |
|
在编 |
邓光强 |
44 |
本科 |
数学 |
高级教师 |
高中数学 |
竹编概论 |
是 |
市级骨干教师 |
7 |
|
在编 |
邓文芹 |
53 |
本科 |
国民经济管理 |
高级讲师 |
中职 |
竹的栽培与管理 |
是 |
技能大师 |
7 |
|
在编 |
殷瑛 |
35 |
中专 |
竹编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瓷胎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20 |
|
在编 |
郑霞 |
33 |
大专 |
英语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小学英语 |
立体竹编 |
是 |
技能大师 |
12 |
|
在编 |
兰学红 |
44 |
中专 |
竹编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立体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22 |
|
在编 |
李永和 |
50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竹的栽培与管理 |
否 |
技能大师 |
34 |
|
在编 |
邵小梅 |
48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平面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30 |
|
在编 |
涂淑容 |
50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竹的栽培与管理 |
否 |
技能大师 |
34 |
|
在编 |
王惠如 |
50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平面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33 |
|
在编 |
郑桂香 |
51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立体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34 |
|
在编 |
陈嵩 |
44 |
中专 |
竹编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立体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28 |
|
在编 |
左幼群 |
48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平面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16 |
|
在编 |
邵学刚 |
37 |
中专 |
竹编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立体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
3 |
兼职 |
鲁英 |
29 |
中专 |
竹编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平面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
3 |
兼职 |
邵晓玲 |
48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平面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
9 |
兼职 |
马誉瑕 |
46 |
高中 |
|
高级工艺美术师 |
无 |
瓷胎竹编 |
否 |
技能大师 |
|
3 |
兼职 |
注:1.所有专业课专任、兼职教师信息均要填在上表中,在备注中注明为“在编”或“兼职”,兼职教师专指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2.“专业发展状况”填最高级别,分别是XX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名师、技能(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教(行)指委成员等。 |
专业实训条件保障 |
||||||||||
校内实训条件 |
||||||||||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建筑面积 (平方米) |
设备台数(台/套) |
设备值(万元) |
开设实训项目 |
实习实训工位数 |
年使用情况 (人.课次) |
|||
1 |
竹编教室 |
180 |
200 |
23.68 |
竹编编织 |
200 |
32800 |
|||
2 |
三防处理及染色室 |
40 |
3 |
0.5 |
竹篾消毒及染色 |
24 |
11800 |
|||
3 |
计算机操作室 |
180 |
140 |
54.6 |
竹编作品设计、创作 |
140 |
23600 |
|||
|
|
|
|
|
|
|
|
|||
校外实训基地 |
||||||||||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功能定位 |
年接收学生人数 |
生均实训时间(天) |
||||||
1 |
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 |
竹编专业实习实训生产操作基地(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600 |
156天 |
||||||
2 |
青神县状元竹艺精品厂 |
竹编专业实习实训生产操作基地(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
300 |
156天 |
||||||
注:功能定位处填写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 |
||||||||||
三、专业建设相关情况
(一)专业建设基础(含专业优势及影响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条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情况。另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一、专业优势及影响力 青神县竹业资源丰富,且品质优良独特;传统竹编工艺产品历史悠久、流传久远;竹编工艺大师数量众多、技术精湛,竹编产品享誉海内外。青神县是“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藤组织手工艺培训基地”,2016年举办了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2018年即将在青神县举办“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现在建有专门的竹编艺术博览馆。 青神竹编堪称“竹艺观止”,被列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省委、省政府将青神竹编列为了四川五大农业产业项目之一,要求全力打造“国际竹编艺术城”;眉山市委、市政府将青神竹编确立为眉山市农业发展的三大产业和“四个百亿”支柱产业之一。青神县委、县政府把建成“国际竹编艺术城”作为提升青神形象的主体经济产业来抓。 七年来,我校积极围绕县委、县政府竹编产业发展思路,确立“打造省级特色产业,建设国际竹编艺术城”为总体目标,围绕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木材加工(竹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教学指导方案;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自编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按照现代学徒制要求改变办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经过学校专业内涵的历练和围绕竹编产业确立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专业课教学和社会(国际)培训效果,在助推青神竹编走向世界、服务地方产业、提高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起到了人才支撑作用,深受国家领导和各级领导的好评。我校竹编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比赛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4项;培训竹编产业工人累计6000余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以传承青神竹编工艺为历史使命、让更多学生和年轻人喜爱青神竹编艺术为教育使命,木材加工(竹编)专业,以经济发展为统领,探索职业教育与职业工作的融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方向建立人才学培养模式。主要在四方面进行了有意探索与实践。 1.打造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专业 在课程内容上,着力挖掘青神竹编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7年的办学和社会技能培训,使青神竹编传统文化不断挖掘、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青神竹编产品已远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立足于眉山五个千亿、四个百亿产业的服务专业 眉山市把青神竹编列为了眉山百亿产业之一。我校自编教材,把竹编工艺作为教学项目开展教学和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3.推进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试点专业 我校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把该专业作为以“四个融合”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的试点专业。以产业与专业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学习与上岗融合、实习与生产融合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4.引进大师来加强专业建设与优化的课程改革 名誉校长、专业带头人,陈云华是国际竹编艺术大师、中国竹艺城、中国竹编博物馆创始人,由他主持制定编写了专业发展规划、课程标准和专业课教学指导方案。根据课程体系设计编写了从初级到高级的竹编教材,开展教学与培训活动。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木材加工(竹编)专业在课程教学改革上,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入手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含金量、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入手提高人的社会生存满意度为目的;坚持围绕市场需求、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职业标准与教学标准、职业内容与教学内容、职业方法与教学方法的跨界整合,来推进教学改革为主线,探索适应竹编产业的教育教学途径,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 1.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竹编工艺技术技能应用人才上 在课程设置上,本专业从竹编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出发,研究专业方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建立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适应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需要;注重了能力本位主导下的典型产品为引领,典型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2.把教学内容定位在理实教学时间比例适度、理实教学内容排序结构吻合上 为了体现“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立足岗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岗位基本能力、岗位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为基础,开展教学改革。自编了《平面竹编制作技术》、《立体竹编制作技术》、《竹编家具的制作技术》等三门校本教材。建设了以各门课程的课件、教案、试题为主的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自学和训练。开设了竹编专业的“配套技术”资料,让有专业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内容学习。 3.把教学方式定位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实践教学上 为了培养适应竹编工艺需要的人才,我校突出竹编技术技能的应用上实施教学。根据竹编工艺技术要求设置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具体教学方式是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定期与机动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观摩与顶岗相结合。通过具有鲜明教学与实训结合方式,缩短了学习与就业的“磨合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扎实了学生基本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工厂、作坊和农户家中跟师实习,其创新特色,效果显著。 四、专业教学团队 为了培育专业教师,打造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公共基础课教师到竹艺城体验,熟悉竹编企业背景、了解竹编工艺文化,把竹编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其方式有:高校进修、国外考察、企业锻炼。 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师,满足教学与培训的需要。 现有任课教师38名,其中,专业课教师19名,专业带头人2名,学科带头人1 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 专业带头人之一陈云华,是青神县竹编协会会长、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委;国际竹藤中心培训基地、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厄瓜多尔基多大学等大专院校客座教授。出访了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荣获世界知名人士金盾奖;获国际国内金、银奖26个。全国妇联、文化部、中央电视台联合颁发“最佳才艺奖”;国家发改委授予了中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奖;中央电视台、中国爱心工程委员会授予了“德艺双馨 爱心大使”称号。201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他的带领下,编著有竹和竹编艺术教材8集,撰写了《青神竹编》丛书。创建了由文化部颁发的“中国竹编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青神竹编被列入中国非遗名录, 陈云华大师为青神竹编的传承人。 五、专业教学条件 本专业已有7年办学历史,已培养了4届毕业生共近400人,具备了一定的办学基础条件。 1.竹木栽培基地1个,实训区7个。面积100亩,建设有竹编栽培区、管理实训区,竹编划篾实训区,竹编编织实训区,竹编染色实训区,多媒体讲解室。 2.校外实训基地2个,满足各教学项目的实训。基地名称为:四川省青神县云华竹旅有限公司、青神县状元竹艺精品厂。 六、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管理机制是贯彻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经过7年的实践,我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课程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管理等。 1.教学目标管理: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主旨,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我校制订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目标管理机制。 2.教学课程管理:通过企业专家参与,对接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标准,构建课程体系,确立课程标准和教材。 3.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每学期教学目标,制定出学期总体教学计划,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将具体教学措施和任务融入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中。 4.教学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我校设立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考察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教学进度,及时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反馈,确保顺利实现各级教学目标。 5.教学评估管理:教学评估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量化参照系统。我校建立了一套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估体系,结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学校评教和行业评教“四维一体”的评价模式,完成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督,并由专门的教学评估小组进行规范管理。 |
(二)人才培养质量(含学生素质、技能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声誉等学生发展情况。另附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 |
青神竹编堪称“竹艺观止”,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四川省五大农业产业项目及眉山市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四个百亿工程之一。也是青神县委、县政府作为提升青神形象的主体产业来抓的工程。可见,青神竹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因此,在2011年3 月,按上级要求将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改扩建成四川青神竹编艺术职业学校,实行一校两牌模式办学,开始竹编专业招生。2013年竹编专业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确定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四川省仅7个),2016年该专业又被确定为四川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首批专业,给竹编专业的办学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有在校学生500余人。 竹编工艺基本是手工工艺,既适合居家灵活就业,又适合工厂车间操作,这就决定了生源对象主要是16-37岁女性青年,更适合居家带孩子的妇女和手指灵巧的残疾人。从近几年的办学情况看,生源素质整体较好,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较高,技能提高普遍较快,通过两年的在校学习,基本能达到高级技工水平。这些学生已经成为了青神竹产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重要力量。 自从2014年7月本专业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四年共计毕业学生近400人。由于本专业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是按照“专业与产业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学习与上岗融合、实训与生产融合”理念举办的校企高度融合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对口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生在实习实训和就业以后都能做到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难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公司员工请教,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就业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都感到非常满意,评价较高。今年5月,学校按照教育体育局的要求,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加重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为构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模块化教学改革作了大量的试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对近年就业学生追踪调查发现,我们毕业的学生,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更是产业壮大的中坚力量。他们当中的优秀者,开起了公司,做起了电商,走公司+农户+培训+旅游的模式,把青神竹编推向了全国、推向了世界。国际竹藤组织把培训基地设在青神,世界各国人民到青神学竹编,就是有力证据。还有,近年来相关媒体对青神的不断报道,也说明了青神竹编的社会影响力。所有这些,都与我校毕业学生的努力和作为分不开。 学校从2012年起承担青神县“双千”产业工人培训任务,近六年为青神县竹编企业培训竹编产业工人6000余人。目前县域内竹编企业的80%以上的工人均为我校培训的工人或毕业的学生。2014年,学校被评为眉山市促进就业先进培训机构,具体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培训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和推广。 |
(三)成果与贡献(含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情况,专业所获荣誉等。另附佐证材料。) |
四川省青神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四川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其中竹编工艺专业被确定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首批专业,现有现代学徒制学生500余人,目前竹编专业是眉山市重点专业。按照青神县委政府“抓机械产业、提升青神实力;抓竹编产业、提升青神形象”的号召,学校从2012年起承担青神县“双千”产业工人培训任务,近六年为青神县竹编企业培训竹编产业工人6000余人。目前县域内竹编企业的80%以上的工人均为我校培训的工人或毕业的学生。近年来,学生竹编作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术技能作品交流赛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4项。学生竹编作品从2012年起连续六届参加眉山市中职生素质大赛均获一等奖。 |
(四)专业建设规划(含建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另附专业发展详细规划。) |
通过建立国家级、省级竹编工艺大师 “大师(名师)工作室”,确立他们在“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以工作室模式实施学生“拜师学艺”以及产品设计与制作;政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结合现代化竹艺工场”。探索并逐步推进“招工与招生”以企业和学校同步进行现代学徒制招生(工)改革;建设和提升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师资队伍水平;建设和完善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学校和企业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产学结合”的产品研发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学生(徒)权益保障的各项制度与机制。2018年创建省级特色专业,经过五年左右的试点工作,基本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合一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探索创建“招生与招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现代学徒制学生质量标准化体系和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到2022年力争将本专业创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机构,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企业负责人、行业大师、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等组成,学校设立竹编专业工作办公室于培训部。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竹编专业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政策激励。聘请行业专家、知名教师成立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竹编专业教学工作提供咨询评估;制定学校和企业负担的培训成本、承担教育责任的经济分摊办法和意见;配合企业积极争取政府对企业的“奖补”政策、财政购买“学徒实训岗位”政策、企业相关税费的减免等优惠政策,以激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立并实施制定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评选并奖励先进实习单位、车间、班(组)、优秀专业指导教师、师傅、学生(徒),提升师生“现代学徒制”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三)保障经费投入。竹编专业教学工作实行“校企双元化”投入机制,争取“校企政多元”投入体制。设置专项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竹编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工作开支。 (四)创新工作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竹编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机制;以经常性对话协商机制为载体,建立与行业、企业以及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以试点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为载体,建立保障试点工作的科学决策新机制;以加强课题科研为载体,建立企业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制定学生(徒)实训和顶岗实习标准,探索建立实训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以校企共同组成试点工作督查小组为载体,建立试点督查工作新机制;以行业、企业专家或职业技能考评专家组成的考评委员会为载体,逐步建立社会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新机制。 |
(五)经费保障(学校、地方财政、主管部门等对申报项目的投入情况,另附经费承诺证明材料、经费使用预算和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 |
市、县财政和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落实和同等比例筹集学校的建设资金,对建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学校统筹安排使用专项资金,科学、规范、合理地编制本校建设项目的总预算。学校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提出的目标组织项目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专项资金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支付,纳入项目学校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并设置单独账簿进行明细核算,专款专用、专账管理。政府采购的支出项目,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经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规范程序后方可列支。学校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
四、审核推荐意见
学校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州)教育、人社、财政部门 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省教育厅、人社厅、财政厅审批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